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政协工作 -> 社情民意 -> 第十二届委员会
守护儿童零食安全 共筑健康成长防线
2025-08-06 09:18:22   来源: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一室

  民革宁夏区委会和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王新军反映,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零食种类繁多,令人眼花缭乱,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。

  ‌添加剂使用问题‌。儿童零食中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十分严重。很多儿童零食为了增加口感、丰富颜色和延长保质期,会添加人工色素、甜味剂、膨松剂和防腐剂等多种添加剂。如添加剂超限量、超范围使用时,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、解毒能力较弱的儿童摄入后,轻则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,重则对肝、肾等造成极大的危害。

  微生物污染问题。一些儿童零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未能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,生产环境不达标,缺乏完善的卫生和消毒设备及流程,导致如菌落总数、大肠杆菌数、酵母数和霉菌数等微生物污染,可能引起食物中毒,危害儿童健康。如,一些学校门口销售的“五毛”“一元”零食,部分乡村销售的假冒小零食都是微生物污染的重灾区。

  包装安全问题。部分零食包装材质不合格,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,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,污染食品。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,使用劣质包装材料,这些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,如塑化剂、荧光剂等,通过与食品的接触而迁移到食品中,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。此外,一些零食内赠送的玩具也存在质量不合格、污染等问题。

  导致肥胖问题。受欢迎的绝大部分儿童零食本身高糖、高脂、高盐,可能引发儿童肥胖、糖尿病、龋齿等问题。加之有一些零食包装上的标识不清晰,对食品成分、保质期、食用方法等信息标注不全,导致家长在选购时无法准确判断。部分零食通过包装和广告等方式夸大宣传,误导家长,变相影响儿童健康。

  建议严控源头,完善法律法规。2020年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《儿童零食通用要求》团体标准,但由于推荐标准并不强制执行,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儿童零食安全相关强制标准,明确儿童零食的定义、营养成分要求、添加剂使用限制等,提高市场准入门槛,为儿童零食的生产、销售及监管等提供法律依据。

  做好风险分级,加大监管力度。严格审查生产企业的资质、生产标准和广告宣传内容,增加市场上儿童零食的抽检频率和范围,严厉打击生产、销售不合格儿童零食的行为。根据零食危害高低以及儿童对各种零食的消费情况进行组合,通过监管分级和监管优先次序设置,对儿童零食危害组合进行风险预测,并依次加大监管力度。

  加强宣传科普,提升消费认知。加强对家长和儿童的零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,引导树立安全、健康的零食消费观念。加大各级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的公示和惩戒力度,积极曝光问题食品和企业,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零食安全的良好氛围。 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